【中廣聚焦】2025年上半年,廣電上市公司政企業務成績如何?
綜合整理|王熙雁
近期,廣電上市公司半年報已經發布完畢。在半年報中,10家公司都提到了上半年政企業務的進展與成果,中廣互聯對此進行集中盤點。
01
湖北廣電
2025年上半年,湖北廣電網絡營業收入約8.22億元,同比減少11.13%。
半年報提到,在專網專線業務方面圍繞政企客戶需求,形成覆蓋電子政務專網、融合媒體傳輸專網、專線解決方案、標準化互聯網專線業務等多行業、多場景的專業化服務體系。
智慧文旅業務以政企協同為核心,聚焦智慧廣電與智慧文旅融合業務,覆蓋業務需求挖掘、方案定制、項目落地及營銷推廣全流程。
垂類市場業務聚焦商企電視、寬帶、專網專線等業務,為政府機構和商用客戶提供服務,通過“酒店治理專項工作”推動“雙治理”向縱深邁進。
固話業務補充公司通信業務短板,響應政企客戶對穩定基礎通信服務的需求,強化“全業務”服務能力,提升對政企客戶的綜合服務黏性。
以政府主導為核心推動應急廣播建設,依托國家國防動員領域項目政策推進建設及管理,公司成立專班跟進項目,制定統一技術方案模板,并與合作伙伴探索“北斗+應急廣播”等新領域應用。集團移網業務契合廣電 5G 網絡商用化進程,補充集團客戶通信服務中的移動網絡板塊,完善“固移融合”業務生態。
依托廣電700MHz 5G 網絡優勢,構建“基礎通信+行業應用”體系,結合 5G 垂直行業需求推動發展。聚焦垂直行業智能化需求發展物聯網業務,形成“連接管理+行業應用”雙輪驅動模式,依托廣電 700MHz 網絡優勢實現縣城及農村地區深度覆蓋,積極拓展“5G+應用”創新場景,在應急廣播、平安城市等特色業務中提供專屬物聯網連接。
人工智能應用創新取得重要突破,基于人工智能模型為荊門市人民政府網站開發的智能問答系統“小荊”正式上線,實現了自主開發、自主部署、自主調試的技術能力。依托算力和網絡的一體化資源加速構建華中文化大數據體系湖北文化專網,將文化大數據體系全產業鏈條打造為標準統一、流通高效、安全可靠的文化數字化生態圈。
下半年政企業務要以“ 抓重點+廣拓展 ”打開增量空間。
02
吉視傳媒
2025年上半年,吉視傳媒實現營業收入9.97億元,同比增長8.7%。
集客市場方面,聚焦拓展重點行業與重大項目,簽約項目覆蓋城市治理、數據中心、水利信息化等領域。
從林草防火的“千里眼”到雪亮工程的“安全網”,從應急指揮的“智慧腦”到政務服務的“加速器”,公司正以數字化之力,為城市治理和行業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03
江蘇有線
2025年上半年江蘇有線營業收入約41.44億元,同比增加4.25%。
上半年發布實施江蘇有線政企業務“45189”計劃,進一步完善政企業務制度規范體系,統籌做好 5G 集團號卡、物聯網卡、固話語音等政企通訊業務落地,促進政企業務板塊布局更加健全完善。完成政企BOSS系統重要功能模塊開發測試,加快推進與財務系統、合同系統的對接工作,正式上線標訊發布功能,進一步深化商機管理、資質維護與品牌建設,以更加精準高效的管理支撐工具賦能政企市場拓展。
高質量推進智慧廣電鄉村工程年度建設和長效運營規劃,深化全省應急廣播規范管理和技術運用,不斷推動重點行業、重大項目深耕出新,基本實現黨政軍、金融等重點行業省級客戶全覆蓋。
市場化開拓成效斐然,中標項目擬簽約合同額近13億元,其中單項超 500 萬元的重大項目簽訂 45 個;智慧廣電鄉村工程有序推進,完成簽約43 個,4個國家級試點縣驗收全部順利通過;信創業務省市協同累計中標金額超1.3 億元,金融行業信創實現突破;商用密碼業務從省政務云密碼資源池建設向地市延伸,多地已經有效介入市級政務密碼資源池市場;積極布局新一代電子政務外網建設,切實將公司電子政務內網優勢進一步拓展至電子政務外網。
下半年政企業務要堅持以“45189”計劃為抓手,圍繞“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持續打造公司高質量發展強勁引擎。
一要聚焦核心業務開拓攻堅。充分發揮黨媒政網優勢,深耕智慧廣電鄉村工程,推進重點鄉鎮項目落地與長效運營,打造“一地一特色”樣板。完善升級應急廣播體系,強化省市縣聯動保障。積極拓展信創、電子政務外網等領域,推動廣電特色業務、基礎業務與創新業務協同拓展。
二要強化管理與支撐體系。進一步完善頂層設計,健全制度流程,規范經營決策,加快政企 BOSS 系統上線,打通業務、財務、法務鏈路,實現項目全流程可管可控。建立完善政企一體化支撐體系,不斷強化省市縣協同機制與團隊能力建設,全力推動政企項目標準化建設、樣板化示范、成品化落地。
三要嚴控風險提質增效。落實客戶信用分級管理,完善項目后評價制度,確保風險可控。健全激勵約束機制,搶抓國家戰略、產業政策與區域發展機遇,推動政企業務質效雙升。
需要注意的是,上半年,政企設備銷售業務中,單純設備批量銷售占比較高,該類業務往往毛利極低而風險較大。相關單位和部門要進一步加強項目管理,嚴查不合規業務,不斷加強政企業務規范化運行,為公司健康可持續發展保駕護航。
04
廣西廣電
2025年上半年,廣西廣電網絡營業收入5.78億元,同比下降3.99%。
上半年廣西廣電網絡把穩定和擴大用戶規模作為當前經營工作的重中之重,通過強化營銷常態化監督、緊抓節假日營銷契機開展營銷活動、推進渠道體系建設等舉措,社會渠道營業收入、泛渠道發展人數等業務指標同比實現正增長,公眾業務營銷質效得到提升。
繼持續完善“集眾融合”業態體系,深化“公眾+政企”多維度協同,推動全業務、全鏈條、全要素深度融合,推出多種類集眾融合產品,力爭滿足市場各類應用場景需求,持續強化價值創造,優化政企業務收入結構。扎實推進重點項目建設,推動防城港市廣播電視基本公共服務網絡建設納入自治區廣電局基礎設施“一網統管”實施方案。積極謀劃廣西應急廣播體系建設提升工程項目,完成應急廣播項目 7 地方案編制+2 地驗收,現已建成縱向貫通自治區、市、縣、鄉、村五級的應急廣播體系,覆蓋全區所有縣市,強化平戰結合功能。
05
陜西廣電網絡
2025年上半年,陜西廣電網絡營業收入為6.47億元,同比下降24.58%。
陜西廣電網絡加大垂類市場拓展力度,加快有線業務向黨校、干部學院、殘聯機構、醫院、校園等場景的精準滲透。為殘疾人提供電信業務特惠資費,開展“企業讓利、政府購買、群眾受惠”提升殘疾人家庭、殘疾人服務機構廣電視聽公共文化服務工作,已與渭南、商洛等市縣簽訂殘疾人有線電視購買協議,累計為 4700 余戶殘疾人家庭接入有線電視全業務。
陜西廣電網絡充分發揮 IDC 數據中心機房為核心的西北區域及省域算力節點和基礎設施優勢,圍繞公司“七大平臺”業務能力,堅持融合發展理念,優化產品結構,上半年數據業務收入、云網類收入占比均有所增加。簽約陜西公安信息網和視頻傳輸網、省司法廳、省市場監督管理局、西安市公安局、西安國家版本館等專網專線及信息化建設項目。新增專網專線1471 條。持續加強應急廣播惠民工程建設,應急廣播已覆蓋全省 89 個區縣 900 余個鄉鎮,超過1.4 萬個行政村,在預警信息發布、災情信息通報、救援信息傳遞和災后重建指導中均發揮了關鍵作用。上半年,面向酒店、機關單位及企業的集團固話業務也已投入商用。
06
貴廣網絡(維權)
2025年上半年,貴廣網絡實現營收收入6.16億元,同比下降30.71%。
在文旅融合方面,公司布局的文旅板塊項目貴州長征文化數字藝術館(紅飄帶)報告期內實現游客、收入雙增長。在有線電視周邊產品方面,公司抓住家電以舊換新政策機遇,加大手機、電視機、路由器、攝像頭等產品銷售;在創新產品方面,公司積極創新打造"習酒+村 BA/村超"IP 聯名產品;在新型零售方面,公司通過192 彩云購等線上平臺和直播銷售模式,積極推動新產品銷售。
公司持續深入推進公客業務攻堅工作,突出抓好用戶續費、新裝召回、增值業務、寬帶增效、5G 業務等工作,在保用戶、促增長、優服務等方面持續發力;政企業務堅持以利潤、現金和客戶增長為重點,積極探索分散化、小型化、專業化的新模式;持續開展降本增效和體制機制優化等各項工作。強化“紅飄帶”經營管理提質增效,上半年接待游客近50 萬人次,展現出強勁活力和廣闊前景。
07
東方明珠
2025年上半年,東方明珠實現營業收入33.76億元,同比增長2.13%。
政企業務緊跟上海城市數字化建設進程,業務構成穩定,重點推進收入結構調整,提升高毛利業務占比,以業務為牽引進行發展動能轉換,鞏固行業可持續發展服務商地位。
08
天威視訊
2025年上半年,天威視訊營業收入為5.91億元,同比下降5.16%。
上半年聚焦安防綜治方向,以監測類設備+網絡業務套餐的策略,重點面向花園小區、城中村、臨街商鋪進行業務拓展,累計發展智慧家庭產品約 6000 臺;在政企業務方面,公司緊跟政府公共服務、智慧城市政策發展,以“多點開花、重點突破”的思路開拓垂直行業領域,結合自身資源能力優勢及政府項目合作經驗,重點在酒店治理、應急廣播等公共服務多場景部署,打造項目標桿,實現業務新突破。
應急廣播平臺建設方面,按照國家、省、市關于應急廣播系統建設的部署要求,全力推進應急廣播項目建設。預計可于 2025 年第三季度完成深圳市級平臺建設;6 月份已成功中標寶安區應急廣播項目,并積極推動其他區域平臺立項。
09
歌華有線
2025年上半年,歌華有線實現營業收入9.33億元,同比下滑11.90%。
政企業務方面聚焦三大項目,一是中國廣電國家文化大數據服務平臺項目(應用支撐部分)。公司成立項目工作專班,統籌資源,聯動調度,保障項目有序推進。項目包含文化專網賦能平臺、高清超高清內容分發平臺、文化大模型應用平臺、文化專網區塊鏈、算力底座(通算云平臺)、算力底座(通智一體云平臺)、網絡安全七大平臺,涉及全國 29 個省市節點。除通智一體云平臺外,項目采購、工勘、設備點驗等工作均已完成,硬件設備上架安裝達到 70%,全部軟件平臺已完成模塊云部署。
二是應急廣播項目。公司已完成應急廣播指揮大廳的改造工作,包括指揮大廳4K 顯示大屏、電源、操作臺和監控攝像頭的安裝施工,以及指揮大廳顯示大屏布局優化調整工作。同時,積極跟蹤相關區級應急廣播項目。
三是車聯網項目。穩步推進車聯網 3.0 項目;完成 3.0 通州擴區項目光纜建設;協調推進車聯網 4.0 項目。
此外,公司積極拓展專業信息化服務、金融科技、文化數字化建設等業務,與北京市機關事務管理局、中國電影博物館、首都綠色文化碑林管理處、建信金科、農銀理財、鼎翊文化等多家單位達成合作。
10
華數傳媒
2025年上半年,華數傳媒營業收入44.35億元,同比增長2.07%。
報告顯示,智慧城市數字化業務主要為圍繞公司戰略,以“慧政”、“惠民”為兩大抓手,結合廣電 5G、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技術,面向集團客戶(包括政府及所屬部門、企事業單位)開展的智慧城市建設相關數字化業務。
具體包括:數字政務方面,參與城市物聯感知平臺、“最多跑一次”、應急管理、戶外電子屏監管應用平臺等各類政務數字化平臺建設;數字社會方面,參與未來社區、數字鄉村、智慧教育、智慧醫養、智慧園區等建設,拓展數字社會多場景應用,服務數字社會美好生活;數字法治方面,參與雪亮工程、天網工程建設,全面提升城市社會治安防控管理水平,建設智慧警務、智安校園、基層治理等平臺,依托綜治數字平臺,助推治理現代化;數字文化方面,建設數智文化禮堂、云上老年大學、數字文旅、教育文化專網等。
華數傳媒將秉持廣電文旅、文化科技融合的發展理念,積極擁抱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等新技術,探索新業態、新場景、新模式,積極培育智慧廣電新質生產力,2025 年半年度公司研發投入 2.75 億元。
在人工智能領域,公司以應用為引領,聚焦政企賦能、企業增效、內容生產、文旅視聽、智家服務等領域打造數智化平臺,包括“靈鴻”大模型應用開發平臺、華數 AIGC 內容創作平臺等,推動落地應用艾珈智行助手、杭小金、反詐探長、數字員工、客訴定責、智能客服、AIGC 繪夢師引擎等。
2025年6月,由浙江大學、華數共同建設的“跨媒體人工智能聯合實驗室”正式揭牌成立,旨在通過校企深度合作,積極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機制,具體項目包括面向詩畫文旅與智慧視聽的跨媒體文化大模型,研發個性化數字內容生成服務平臺;推動人工智能技術在視聽內容、文旅、文博等重點領域的行業應用等。
相關文章
最新評論